理财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

暴力催收与逃废债博弈:都同情借款人 谁又来同情出借人

大神:zlb 人气:4240 时间:2019-05-09

472309f79052982214844d891aa2b1cf0b46d4b6.jpg

关于互金、网贷暴力催收的问题,这三年以来几乎就没有“消停过”。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人们把网贷和暴力催收画上了等号。从2016年“裸贷”事件的爆发,到今年315晚会曝出的“714高炮平台”以及近期的21岁女孩跳楼案,网络贷款暴力催收的问题持续发酵。

对于P2P网贷来讲,涉及到对于借款人暴力催收的新闻也屡见不鲜。然而还有一个问题不得不值得我们警惕,逃废债的人越来越多。有些借款人为了“逃废债”,恨不得把平台“逼死”,也有的逃废债人群,冒充投资者混入到平台“维权”的队伍之中,借此“推倒”平台,达到自己逃废债的目的。

虽然监管对于暴力催收,涉及到“黑恶势力”违法犯罪进行重点打击,也对那些“恶意逃废债”,不履行债务责任的借款人重点打击。但是,从一定程度上来看,收效甚微。某些P2P平台,依然暴力催收。某些借款人,因为暴力催收、利息过高等一系列原因进行“恶意逃废债”。

事出有因,这两者在金融业务中,存在着必然的联系。那么,交织在互金行业的“暴力催收”、“逃废债”的问题究竟在哪里呢?

1.“共债人”越来越多

共债人也是这两年来诞生的一个“新词儿”。所谓共债人是指:是指借款人在多个平台上同时存在债务现象,此类人群被称为“共债人士”或“多头借贷者”。

说白了就是,借款人不满足于一个机构给出的资金,到处借钱。

那么共债人是怎么形成的?原因有两点:

从借款人因素上来看,借款人资质受限,能力不行,各方面条件都不具备,导致在金融机构无法借钱,或者是满足不了借款需求。共债人的最大特点就是借款需求无法被一家机构满足。可能是因为共债人对外的欠账太多,也可能是共债人的窟窿太大。

从P2P平台角度来看,之所以平台上的共债人多,是因为“限额令”虽然让债权小额并且分散,但是依然满足不了上述提到的借款人需求。很多借款人,去各种平台借贷,甚至“撸口子”。

从风险防范的角度来讲,小额分散并没有问题。然而,网贷行业P2P行业没有一个底层的“行业征信”,就给未来的暴力催收、逃废债埋下了隐患。

当共债人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其实对于行业上的每个平台来讲都不是什么好事儿。借款人迫于压力,会进行“选择性还款”。

所谓的“选择性还款”有一个基本问题,借款人首先看谁家上征信。如果借款人同时在金融机构、网贷平台借款人,到期日又是临近的,借款人首先考虑还金融机构。言下之意,别把自己的征信弄坏了。

如果借款人在多家网贷平台进行借款,那么就看谁的利息低。这种选择性还款,这让那些没收到钱的平台不干了,换而言之,你这叫“非暴力不合作”。当然,不排除那些本来就没想还款的借款人。

好吧,既然软的不行我来硬的,“暴力催收”由此开始。

2.“暴力催收”的痛点

其实,对于网贷平台来讲,本身也不愿意进行“暴力催收”或者是委外催收。催收外包虽然能够在整个贷后管理流程上消减成本,但是对于借款人的把控,对于整个债权的主动型大大降低。

之前贷款圈有一句话,“我本是羊,奈何有狼”。说白了就是,好借好还,怎么着都行,但是你耍赖不还,我就变成狼了,不能便宜坏人。话糙理不糙,没错。

可是,话说回来了,网贷平台自身也有极大的问题,起码从整个借贷业务条线上和产品设计上就注定了贷后管理的失败,必然会使用暴力催收。

首先,网贷平台所面对的借款人层次低,门槛低。有些平台之前干过“校园贷”业务,冲着那些没有偿还能力的学生进行放贷,能要回来才怪。所以,第一个伏笔就诞生了,偿还能力有限的借款人。

其次,之前曾经提到过,现阶段的金融已经进入了“流量时代”。之前是看风险,哪儿风险小我做哪儿,现在是哪儿有流量我从哪抓人。尤其是互金和网贷平台,基本上都是按照“流量为王”的思路开始布局,进行产品设计。先把平台做起来,先把市场占领了,若想达到这两点势必会降低门槛,吸纳更多的人参与和使用。这就回到了第一个问题,门槛降低吸引流量,借款人资质弱,共债人增多。

最后,两个问题叠加到一起,从借贷业务上来看这个“天秤”已经出现了倾斜。重业务而轻风控,贷后管理更是跟风控绑定在一起,风控弱了,贷后管理一定跟不上。

因为风控没有对借款人进行筛选,比如给大学生借款,或者是给大学生办分期,从风险角度来讲,本身的层次就不高,你如何风控?难道比拼谁上的“大学好”,谁的大学是“名校”吗?风控缺少必要的筛选后,贷后管理的任务就加重了,如果出现大面积的不还款,或者是共债人“选择性”还款,值得使用暴力催收。

说白了就是,你不还款,我逼着你还,给你点颜色看看,让你害怕我。用暴力的手段胁迫“还款”。当然,这肯定涉及到了违法犯罪,但是从道德角度上讲,暴力催收也是一种“绑架”。

借款人从一种恐惧心态演变成抵触心态,最后演变成了“盼着你死”心态。举个例子,谁都有讨厌的人,估计我们小时候受到同桌的欺负,受到老师的批评,天天给他画个圈圈诅咒他。(此处略腹黑.....)

3.逃废债的“叫嚣”

跟弹簧一样,摁下去越使劲,弹上去越高。

其实,对于逃废债来讲我们先不管网贷平台的对错,单纯从合同和法律角度来说,确实逃废债应该被重点打击。

中国有句话:欠债还钱,杀人偿命。很多逃废债的人都认为,只要平台不在了,我就可以不还了。现在也没有“父债子还”这么一说。但是,借款人没弄明白,平台是没有了,这不假但是这

你债权依旧会存在。

因为你的债权人并不是平台,而是出借人的资金,他们依然在。

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平台在举步维艰的时候,带给平台的压力实在是太多。一方面来自于出借人的压力,出借人希望平台平稳度过,起码先兑付上。毕竟自己的钱在里面,而逃废债“叫嚣”让平台先灭亡,先把平台“挤兑”倒闭。

这样又引起了连锁反应,暴力催收的事件一出,然后各方面对于借款人都具有一定的同情心,结果这种“同情心”反被逃废债人群所利用,成了“攻击”平台的武器。最后平台因此而倒台,谁又去同情出借人呢?

虽然现阶段的政策对于逃废债进行了重点打击,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深埋在骨子里的问题还没有进行有效的解决。

第一、对于平台来讲,暴力催收的解决问题并不是在取消暴力催收,而是要提高一定的借款人门槛,对于无资质、无场景或者门槛较低的借款人进行排除。如果依然做这些业务的话,回款率依旧不会很高,还是那句话,有些人压根就没想还款。

第二、解决掉暴力催收的根源问题,平台才能理直气壮的去配合监管打击“逃废债”,否则平台实在是“挺不起腰板”觉得自己理亏。那么对于逃废债的打击,建议监管部门进行有效监管,并且进行“事前监管”。别等平台真出问题了,再打击逃废债,很多平台出现流动性问题,与恶意逃废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尤其是做真实资产、合规资产的平台,如果因为逃废债而“倒下”确实让人心痛。

第三、行业要尽快建立自己的“行业征信”,征信的建立是用作于企业对于借款人的“参考”,有了一定的行业征信,可以从源头上来把控借款人风险。当业务门槛升高,风险权重占比变高,贷后管理就相对轻松,暴力催收问题也可以得到有效解决,也能从头上扼制“逃废债”。

最后,被暴力催收的紧逼借款人,借款人的逃废债,依旧像乌云一样笼罩在互金行业的上空。在新规披露,平台积极整合,修复问题的当下,暴力催收、逃废债的问题依旧没有有效的解决。说不定平台就会因为这两个问题的爆发而“倒下”。

因为,你不知道哪片云彩会下雨。(来源:网贷之家)

相关推荐
头像
z74672127 强撸 1082阅读
头像
庄静文 骚年 1949阅读
头像
cenyd 屌丝 1217阅读
图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