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

多年未见的老同学突然要借钱,你借不借?

大神:zlb 人气:4578 时间:2018-08-08

如果突然有一天,多年不联系的老同学和你联系,联想到昔日的同窗情谊,各种校园的青涩往事涌上心头,当你准备开启叙旧模式时,却发现这个世界真是充满了套路…

“能借我点钱吗?”

遇到这样的借钱窘境,咋整?

老同学联系,不免会回忆念书时单纯美好的时光,但接下来“顺其自然”地问你借钱,你借不借?最近,法院判决的几个案件,给大家提个醒。

案例1

好心借钱给同学 却要诉讼来维权

朱某与李某是初中同学。2016年3月朱某以其父亲生病为由,向原告李某出具借条借款10000元,还款期限为2017年1月1日。借款到期后,经李某多次催要,朱某陆续还款共计3000元,剩余借款7000未还。无奈之下,李某将朱某诉至法院。

案例2

支付宝借钱给同学 对方却赖账

张辰和叶立是同学。2015年11月,叶立以急需用钱为由,先后向张辰借款6次,总计4550元,全部通过支付宝转账完成。12月,叶立通过支付宝的“借条”功能,给张辰补了一张借条,承诺还款日为2016年1月22日,借款用途还写了一句俏皮话:“江湖救急,周转周转”。然而过了还款日,叶立却赖账了。

案例3

借钱遭拒绝 男子砸破老同学车窗

2018年5月,武某前往一家棋牌馆时,碰见了老同学王某,随即提出借钱,遭对方拒绝后,武某与王某发生口角并厮打在一起。现场群众将二人拉开,武某驾车离开,但随即又返回,用车上用铁管将王某的车窗玻璃砸破。

案例4

同学借款写错一个符号 5000美金"变"5000人民币

刘颖和吴骏同在美留学,关系很好。2017年初,刘颖向吴骏借了5000美金,吴骏以银行转账的方式,转了5000美金给刘颖,并将借条寄回国内由父母保管。收到借条后,父母打电话告诉吴骏

“借条有问题,刘颖的父母说上面写的是人民币不是美金,只还5000人民币……”吴骏颇为郁闷,原来:借条里5000美金的符号“$”被刘颖写成了人民币的符号“¥”。结果双方父母为此还发生了矛盾。

法院判例

案例1中,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原告李某依约借款给朱某,朱某应本着诚实信用原则偿还借款。李某的诉讼请求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最后,法院依法判决被告朱某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一次性偿还原告李某借款7000元。

案例2中,比较特别的是,全案涉及的款项全部通过支付宝转账完成,就连“借条”都是在网上打的,可谓是真正的“无纸化交易”。

在这种情况下,叶立一方要承担举证不力的后果。张辰在法庭上出示了所有的支付宝转账记录和叶立给他打的“欠条”,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人民法院法官认为,虽然这电子欠条没有经过叶立本人签字确认,但出具支付宝借条需通过本人实名认证的支付宝账户进行操作,结合二人的同学关系、借款金额大小以及年轻人的交易习惯来看,应当对叶立借款的事实予以认可。判决生效后,叶立应在10日内还清这笔借款。

案例3中,因借钱遭到拒绝,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男子武某竟砸破老同学的车窗玻璃,还砸伤了同学的头。清徐县警方通报,武某因寻衅滋事及此前曾殴打他人,被处行政拘留15天。

方法

平时从不联系的同学,突然问你借一笔钱用。这个时候,借还是不借都为难。借呢,怕对方不还;不借呢,怕伤害同学感情。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小编梳理了一份注意事项,希望大家能防患于未然。

借钱时,如何避免尴尬?

1、确定借钱的人身份真实性

现在,有很多骗子盗用别人的微信、qq等聊天工具,然后冒充本人向其同学和亲友借钱,遇到这种情况,不能光凭聊天记录就相信他,而应该和其本人通上电话,最好是视频电话,确保信息是其本人发出的。

2、了解借款人借钱的原因

这一点,不要光听他说,还有去向其他同学做侧面了解。有的人可能是因为赌博、吸毒或者从事其他违法勾当急需用钱,这种情况下当然不能借给他,有去无回不说,还客观上助长了他的不良习惯。

3、量力而行,不要好面子

如果你的朋友确实是因为遭遇变故急需帮助,而你又觉得有必要帮助他,那么,可以适当借他点钱。如果自己确实没有经济实力,可以如实告诉同学,寻求其他解决办法。

借钱时,如何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1、注意保存证据

案例2中,电子欠条成了证据主角,但主审法官告诉记者,这主要是因为张辰和叶立二人本身是同学关系,还有微信聊天记录、辅导员证言等证据可以佐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才能证明借贷关系的确存在。但在一般的民间借贷案件中,如果当事人只能出示交易记录截图之类的证据,还是很难站得住脚。

法官提醒市民在借款、转账,尤其是有较为大笔金额的交易时,还是要注意留下纸面上的证据,再不济也得有聊天记录予以佐证。

2、借条要规范

案例4中,同学借款写错一个符号,友谊小船差点打翻。

记者在吴骏手机里看到父母拍过来的借条:“2017年2月15日,刘颖向吴骏借到五千元整(¥5000元)于2018年2月15日到期时归还本。如逾期未还,则按月利率2%计付逾期利息。借款人:刘颖,身份证号:XXXX,借款日期2017年2月15日。”

针对吴骏的遭遇,专业人士解读,借条一定要认真写,里面的细节错一点就有可能拿不回钱来,吴骏的借条里有4个的错误:

一是没有写借款用途和转账方式,借款流向何处必须写清楚,转账方式出现在借条里可以避免很多麻烦;

二是没有写借款币种,还把后面的美金符号写成了人民币符号;

三是手写的借条字里行间空白太多,容易在写好后被人加字进去,造成借条无效或引起其他纠纷;

四是借款为美金,借条寄回中国,还款方式为人民币,因此归还时还要把利率变动造成的问题写进去。

借条是在借贷关系中债务人向出借人出具的表明债务人有到期‘还款(付息)赎条’义务的借款(债权)凭证,反映的是借贷关系,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凭证之一。债权人凭借条向法院起诉后,一般只需向法官简要陈述借款的事实经过即可,债务人要抗辩或抵赖就要负举证责任,一般较为困难。因此,为了以后不吃亏,借条一定要写规范。

3、及时起诉

对于一般的民事侵权案件,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是2年。无论对方以什么借口推辞,一定要在2年内起诉。哪怕对方没有钱,也可以先拿到判决,这样,等对方有偿还能力了,就可以随时执行了。

如果对方真的需要多些时间来还,那么就在快到2年的时候,要让对方重新给你写借条,这样,诉讼时效就可以断开,从而保护你的合法权益。

借条里可能隐藏的“陷阱”

借条如果这样写,暗示准备坑你了......

1、打借条时故意写错名字

借款人找人借钱时,虽然打了借条,但故意将自己的名字写错或写得潦草。如果出借人没有及时发现,借款人可能以此为借口,妄图逃避法律责任。

提醒:打借条时不妨请借款人把身份证号写上去,这样即使借款名字书写潦草,也可以凭身份证号确定其人。此外,还可以通过人证、转账记录的人名等借款时发生的事实加以证明借款主体是谁。

2、利用歧义

例如,借条“李某借周某现金100000元,现还欠款5000元”。这里的“还”字既可以理解为“归还”,又可以解释为“尚欠”。

提醒:借条内容应反复阅读,不留歧义。

3、借条不写利息

如果双方约定有利息,但考虑到人情等因素,并未在借条上注明。在发生纠纷后,会按照“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视为不支付利息”的规定进行处理。

提醒:事先明确约定利息,并记载于借条之上。

4、“借条”写成“欠条”

实际中,大家经常会将借条写成欠条,或把欠条写成借条。

借条和欠条在法律意义上是不同的。借条是证明借贷关系,而欠条则是证明欠款关系。一般来讲,借款就等于欠款,但欠款就不一定是借款了,如因买卖、劳务、损害赔偿产生的欠款等就不是借款了。

提醒:若是借钱就写成借条。

5、自书借条

例如,李某向周某借款20000元,周某自己将借条写好,李某签名。后周某持借条起诉李某归还借款120000元。李某欲辩无言。后查明,周某在20000前面留了适当空隙,在李某签名后加了“1”。

提醒:借款金额的阿拉伯数字后面追加汉字大写,谨防篡改。

(来源:人民网)

相关推荐
头像
z74672127 强撸 1084阅读
头像
庄静文 骚年 1951阅读
头像
cenyd 屌丝 1219阅读
图片
正在加载...